[中]董晓萍丨第三节 民俗叙事与手工业知识

201791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由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主讲,题目为《民俗叙事与手工业知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在京高校与科研院所师生参加听讲。

董晓萍教授从跨文化视角重新反思和总结以往物质民俗研究留有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一是侧重物质生产与物质生活,忽略物质技术;二是关注生产者自然状态下的血缘关系与地缘活动,忽略其相对独立的手工行业组织;三是研究物质信仰民俗,忽略物质知识系统;四是高科技时代将物质与精神现象捆绑在一起,带来研究新问题。在国际上,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提出“国际民俗学”,但容易产生大国文化霸权的误解。此前还有“比较民俗学”等类似的概念,又容易被看成是芬兰学派的分支。今天人类文化走向全球交往、网络互通,文化间平等性与多元性的特征凸显,以往各种以某种目标国为中心的学科建设模式都被打破,跨文化对话的国际思潮已不可逆,建设物质民俗学走进全新的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开展跨文化学物质民俗研究,可以尝试解决以往尚待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各种问题。民间叙事与手工业知识研究,集中承载了以上诸问题,可以先行探索。

董晓萍教授首先梳理了对我国影响较大的物质民俗研究理论流派,其次阐释了近十几年来带领团队完成的清宫造办处传统手工行业现代传承研究个案。主要谈三个问题,一是造办处传承行业的资料系统、使用原则和研究方法,二是造办处行业技术遗产的内涵,三是造办处行业技术的社会制度属性特征。整体研究框架清晰,微观个案调查深入,并就技术归属制度、组织传承、行会与作等具体问题做了具体分析。

在此基础上,董晓萍教授对手工行业的民俗叙事文本的内涵、性质和特征做了深刻分析,指出,手工业民俗叙事,从研究理念上说,强调整体研究。它展现故事世界与自然界、超自然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超”感联系。这类叙事由物质材料、环境条件、信仰民俗、人生经历、行业技术与社会组织等多元要素组成。而那些优质物质产品又容易、也很早就进入对外交流,因此这种故事的三元文本特征也十分突出。以往只研究它的内部文本,排斥他者(异质)文本和外在文本,这是不够的。解决这类问题,应进行跨文化研究。

所谓民俗叙事与手工行业知识研究,要重视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两者。这种研究过程,使研究结果不会是技术史的结论,而是社会史的观点:1.在物质民俗叙事中,知识与信仰相混合;2.在物质生产中,特殊核心资源会成为行业变迁的支配要素或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3.在物质工艺中,技术的概念在不同时代是发生变化的,有时被用来界定日常实践内容;有时指对某种事物的作为。

开展民俗叙事与手工业知识研究,在文化传承上,所有权是关键。它能带来行业企业、经营网络和文化自主权三种力量的“对比差异性假设”。现在提倡保护传统手工行业。保护的概念是从断层开始的。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努力,近年人类遗产保护的概念获得了传播。但传统手工行业知识和技术的保护是极其复杂的,还需要做许多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

在提问环节,董晓萍教授还就在场研究生所提出的技术史与物质民俗研究的差别、工匠知识来源和田野调查中如何应对技术保密性等问题做了精彩回复。大家报以热烈掌声。明天下午,将由董晓萍院长带来本次课程班的最后一讲,题目为《跨文化学与民俗学:框架、方法与特殊训练》,相信最后一场精彩讲座将为本次课程班画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