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易福成丨跨文化《孙子兵法》研究

2017915日下午与晚间的课程,由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易福成(Taras Victorovich Ivchenko)教授主讲,题目是《跨文化〈孙子兵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主持讲座,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出席。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等在京高校研究生与黑龙江大学等地方院校研究生50余人参加了听讲。

李正荣教授简要介绍了易福成教授的俄罗斯高等教育背景和在中俄文化交流中做出的积极贡献。易福成教授出身莫斯科大学,熟练掌握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拉丁语和中文等多门语言,又在北京大学郭锡良先生门下获得中国博士学位,可谓精通中俄,是新一代俄罗斯汉学家和东方学家,曾获中国政府颁发的多种奖项,现任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院长。易福成教授今天的授课分成两个专题:一、跨文化交流的概念与跨文化、跨语境和跨语言交流的基本问题,二、跨文化视角下的《孙子兵法》释读、翻译与传播。这两个专题各有侧重,又互有联系。

一、跨文化交流的概念与跨文化、跨语境和跨语言交流的基本问题

易福成教授关于这一部分授课的要点如下。1.不同文化交际的基础,2跨文化传播、交流与转移,3.跨文化的工具与手段:语言与翻译,4.翻译对语言发展所带来的影响,5.翻译的利与弊,6.语言转向的利与弊,7.中国语言转向的主要阶段8.汉语史上几个大型翻译工程,9翻译的矛盾、难点与特点。他特别指出两点。一是任何文化都有趋新吸收和排斥他者的二元性,但跨文化传递信息是全球化下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如何保持跨文化社会信息传播的系统性和开放性,同时保持自我文化的独特位置,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二是在汉语史上,佛经的翻译、《圣经》的翻译、外国文学的翻译、西方哲学的翻译、现代科学技术术语的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翻译、外来经济、政治、教育学说的翻译等,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都要受到特定限定,包括语言之间的差异、时间的局限性、译者语言能力的限定、工具书的局限性、翻译对原文的解释自由度和对原文模糊处的清晰化处理等,在这些限定中,有些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文化的问题,今天的学者应该从跨文化学的视角对这方面的学术史加以重新评估和思考。

二、跨文化视角下的《孙子兵法》双语文本的形成、释读与传播

《孙子兵法》研究是易福成教授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获得博士学位后几十年来,他又对《孙子兵法》进行了连续研究。《孙子兵法》也是欧洲汉学史上广受关注的中国经典历史名著,前人积累了不少成果。但迄今为止,在这项研究上存在的一个基本问题仍“文本”,即《孙子兵法》中俄双语文本的翻译、成型、释读与传播。对此,易福成教授的授课要点如下:

1.诸子百家在俄罗斯:从初识到理解,2.《孙子兵法》中俄校译本比较,3.对中国古代军事著作的概念与概念体系的跨语言建构,4.对《孙子兵法》的跨文化释读方法与重点,5.《孙子兵法》在中俄跨文化传播中带来的双向启示。总体说,他认为,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互相关联的社会运行系统,翻译始终是跨文化研究基础和跨文化文本传播的桥梁。这种跨文化翻译文本的形成,既要考虑外部来源,也要考虑文化本身的发展需求,是一个挑战性很大的双向过程。然而,跨文化学的建设,也要求我们把它变成一个内在文化自觉和外在超文化共享的过程。

易福成教授讲座结束后,李正荣教授和董晓萍教授分别做了评议,并与易福成教授做了进一步交流。他们指出,在2017年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的授课中,“俄罗斯时间”是一个新亮点,由程正民教授、李正荣教授和易福成教授组成中俄专家团队,利用一周的时间,分别从中国高校和俄罗斯高校两方面,在双方都不缺位的情况下,在中俄教授与研究生面对面共处的教学现场中,对中俄跨文化交流的焦点问题、学术史和当代发展趋势,进行介绍、阐释与讨论。很多听讲师生纷纷发言,表现了极高的研究兴趣和交流热情。其中所涉及的中俄交叉研究的重要学者和重要问题,如马克思主义社会文艺观、巴赫金、普罗普、俄罗斯文学与编年史、中国历史典籍《孙子兵法》与先秦哲学思想等,贯穿20世纪与21世纪初中俄双方的现代国家与现代人文社科学说建设进程,更为在场听讲的几代学人所关注。在现代高等教育建设方面,在北京师范大学,俄语教学科研和苏联文学研究曾在国内院校中拥有相当领先的优势,北师大还积累了前辈学术大师钟敬文、黄药眠先生等,与上世纪的苏联专家和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李福清等交流的史料与成果,虽然现在我国学术界与西方同行的交往已有了广阔的空间,但中俄学术文化交流却始终是不可代替的,拥有独立的位置。本次跨文化学的讲座,是对往昔的“惊鸿一瞥”;更在中俄高校学者双方的努力下,共建未来对话的新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