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沙尼亚]于鲁·瓦尔克丨第一节 从民俗学角度研究宗教:概念与方法

撰稿人:谢开来

201796日上午9:0012:00,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于鲁·瓦尔克(Ülo Valk)教授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进行了授课,题为《从民俗学角度研究宗教:概念与方法》。讲座由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主持。

董晓萍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在学界的地位,还介绍了中国民俗学在学术史上对爱沙尼亚的关注。

瓦尔克教授指出,北师大跨文化学的建设和这方面课程的持续发展,这不仅对中国是个重要事件,而且对国际民俗学和欧洲民俗学都有启示作用。民俗学与其他社会科学都需要跨文化学这样的平台。民俗学的性质是交叉学科,以往民俗学和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联系相当密切。民俗学与每个社会群体的信仰、仪式等有着深切联系,它与宗教没法分开。瓦尔克的讲座正是在这种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

本次讲座要点有四:一是认为传说是承载超自然现象的体裁,二是认为民俗学研究必须依靠文本研究法;三是认为使用上层宗教和民间宗教对立模式进行分析时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共存关系;四是民俗学要从田野中获得的那些基于个人维度的反映主体经历的传说材料,去寻找集体性的共享的现实,创造个人与民俗文化的相遇。

瓦尔克教授的讲座理论扎实,观点透彻;董晓萍教授的翻译言辞洗练,内涵丰富,他们共同呈现了当代爱沙尼亚民俗学思想对跨文化学的学术价值。各位同学们纷纷从多种宗教和谐共存、主流意识形态和宗教之间的复杂关系、传说的显功能和隐功能等方面提出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