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法宝丨第一节 早期佛教中的我与非我

撰稿人:邵 

201792日下午2点半至5点半,第三届跨文化学研究生国际课程班的第三讲由联合国和平大使法宝博士(Dr. Tampalawela Dhammaratana)主讲,题目为《早期佛教中的我与非我》,主要内容是阐释公元前六世纪佛教文献研究的学术史,使用巴利文原典文献,重点分析一个穿越古今的概念“自我”或“灵魂”的本意与演变,对佛教哲学的人文理念、整体宇宙观和积极人生态度重新价值化。法国阿尔多瓦大学东方学系主任金丝燕教授和北师大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共同主持了讲座。马磊副教授担任英文翻译。

从法宝博士的演讲可知,所谓早期佛教哲学研究史中的“早期”,指公元前6世纪,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中国拥有孔子,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希腊诞生了亚里士多德。三人未曾谋面,但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研究“自我”或“灵魂”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涉及到佛教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它的性质与西方基督教截然不同:基督教讲神学,佛教讲人学。释迦牟尼不是神而是人,所创建的佛教主要解决人生问题和现实问题。否认一成不变的精神性力量,否认僵化的“自我”或“灵魂”意识,认为一切皆在流动之中,变化是永恒的。各种灵肉分离说或媾和说都是后世的附会,并非出自佛教原典。

法宝博士的授课引起了学员们的热烈反响。在讲座结束后,在交流与对话环节,学员们纷纷提问,法宝博士耐心作答,双方讨论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大家关注的范围,从印度佛学,到中印交流的历史文化,到中西文化的差别,逐步接近跨文化学研究的宗旨。

最后,金丝燕教授和董晓萍教授两位主持人分别做了精彩的评议。金丝燕教授指出,在知识架构的体系里,有两种不同的知识探索:一种是知识性的传授,是西方思想和文字特有的表现方法,在语言上的雕琢达到极致,在框架上推陈出新。第二种是哲学的探索。佛学和古希腊哲学都属于这个范畴。佛学不是在知识上的积累和储蓄,而是知性和感性同时作用,感性到什么样的高度,知性就到什么样的高度。

董晓萍教授从构建跨文化学框架的角度指出佛教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跨文化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哲学,佛教哲学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佛教哲学的讨论,经常被放在印欧文化圈内进行,现在放到亚太文化圈中进行,这是当今的趋势。承载佛教思想文化传承与研究的学科,不仅有哲学,还有文学、文艺学、民俗学、历史学、语言学、东方学和宗教学等其他学科,为此,本次课程班的授课安排也是按专题构建系统的。在佛教哲学和相关学科的共享阐释上,法宝博士来自佛教文化内部,使用原典工作,具有法国一流大学的哲学专业训练背景,又有促进世界和平的崇高使命感,故他的研究有特殊意义。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非做不可。在接下来的安排中,其他教授还将从东方学、历史语言学和民俗学等角度分别授课,希望学员们能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