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研究"系列讲座(95)丨傅罗格:芬兰学派的历史民俗学研究

2018820日下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民俗学教授、芬兰科学院研究员傅罗格(Frog)教授开启本次课程班的第一讲,题目是《芬兰学派的历史民俗学研究》,课程由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马磊担任现场口译工作。傅罗格教授关于芬兰学派的阐释十分精彩。以往国内民俗学界对芬兰学派的认识,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阶段,但今天的讲座,不仅向大家介绍了芬兰学派的发展历程,也梳理了民俗学,尤其民间文学发展的一种历程。理解芬兰学派的发展,是理解民俗学学科发展历程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傅罗格教授讲座                             听课现场

 

傅罗格教授主要讲了两个层面,一是介绍芬兰学派经典历史地理研究法的基本情况,二是探讨整体学界研究转向后历史地理研究法受到的争议与挑战,以及自身的调整与转型。其次,傅罗格教授梳理了经典历史地理研究法的形成过程。他介绍了芬兰学派几位重要的民俗学者,以他们的研究串联起经典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经典的历史地理研究法始于A.A. Borenius撰写的一篇小文章《卡拉瓦拉在哪里诞生》,成为经典历史地理研究的一种标准思路,1918年卡尔·科隆(Kaarle Krohn)接受了A.A. Borenius观点,并进一步发展,在芬兰创建了经典民俗学的历史地理研究法,科隆开始使用地图观察地理空间次序中的文化传播。20世纪下半叶,民俗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研究连续性传承和历史重构,转向当代表演事件中的异文研究。在具体研究上也有变化,民俗学者不再像以往那样,从民俗事象中抽象出程式;而是在具体下文中做含义研究。研究范式的变革,使民俗学从历史地理研究法未曾涉足之地转向新的研究领域。芬兰学派的劳里•航克(Lauri Honko)改造历史地理研究法,由于他的大量工作,人们对芬兰学派有了新的认识。历史地理研究开始从经典领域走向一个更广泛更大空间的框架,研究者从文本走向田野。但傅罗格教授同时指出,尽管在这一阶段,很多研究者对图书馆旧书架上的故纸堆失去了兴趣,认为没有真实环境的文本记录不能使用,但却忽略了这庞大资料系统曾带来的作为参考框架的集体传统。也意在提醒大家,文本和田野是民俗学研究中缺一不可的两个层面。

傅罗格教授利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针对芬兰学派,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演示,涉及口头诗学、想像理论和传统池等大量前沿理论问题。他的讲座,理论性强、信息量大、专业性强。傅罗格教授还将授课中提到的学术著作带到课堂让师生们传阅,敬业又专业。

 

       

          课间休息时傅罗格教授与董晓萍教授讨论                傅罗格教授讲解芬兰学派新著

 

学员踊跃提问

 

讲座激发了研究生们对当代国际民俗学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提问,与傅罗格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论,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当晚,傅罗格教授与学员们一起,饶有兴致地观摩了北师大跨文化学新工具的成果演示,包括研究生院慕课项目、微信公众号的学术栏目建设、网站和数字化工程等。(撰文/罗珊、李亚妮)

 

 

 

       

                赖彦斌工程师介绍跨文化学新工具            傅罗格教授与学员一起观看慕课时马磊翻译